記得以前是有放兒童節這個節日,隨著週休二日開始,很多節日都變成只紀念不放假了。不放假就少了過節的氣氛,過節的感覺沒了節日就變成有點無聊!!這一次的春假正好可以放四天假,4/5烏鴉去掃墓,4/6和朋友一起去基隆的文化中心看展覽,這一次的主題是"童樂會~跨越時空無限延伸的童年玩具"
展出時間3/21~4/15,地點在文化中心第一陳列室,很開心的是朋友在這次的展覽中有提供十個精緻的陶瓷娃娃,雖然只是展出的一小部份,我們還是覺得與有榮焉啊!!會場在一樓文化中心一角,有六七個不同的櫥窗放不同的主題,人類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有玩具?其實有人類就有玩具的出現,只是早期的玩具多半就地取材,也許是樹葉,石頭,......等,直到二十世紀玩具才普及化,百年來玩具從德國興起,流傳到日本,再影響到台灣!這個展覽的重點是從50年代到90年代的各種玩具,有企業收藏系列~大同寶寶,郵局娃娃,有古早漫畫書~我都沒看過的,有鐵皮玩具~無敵鐵金剛,有紙娃娃,紙燈籠,塑膠娃娃,還有小時候很愛玩的抽抽樂~記得1元可以抽兩張,換一些小零嘴吃,真的會勾起童年的回憶呢!
罐子裡裝的好像是古早糖果是~柑仔糖嗎?我沒吃過,不過有一種涼湮糖一盒一盒的就有吃過!!
這些玩具很多我都沒看過啊!!
這個麵粉袋我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可是上面寫糧食和平運動,促進經濟開發!
這個是無敵鐵金剛吧!!
企業吉祥物有很多大同寶寶,還記得相聲裡有一段:電視機前有個呼拉呼拉的小門兒,上面還放了個大同寶寶!(那種電視機我家以前也有呢!!)
這個櫥窗有朋友提供的洋娃娃喔!!而且烏鴉最高興的是有三個娃娃烏鴉有參與到改裝呢!!
右邊那個性感美女的項鍊和胸針都是烏鴉做的(很閃亮呢!!)
這些娃娃是不是都很可愛呢?有空可以去看看,免門票的喔!!
娃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始社會的一種宗教儀式,從古希臘文獻記載,當時女孩們幫娃娃製作衣服並獻給神,做為婚姻的約定。娃娃也隨著時間的演進從宗教意義變為中世紀上流社會女性的誇耀品,裝飾物,最後成為孩童的玩具。
在二十世紀以前,洋娃娃大部分用木頭,破布,玉蜀黍外殼,蠟,石膏,陶土,陶瓷....等容易取得的材質製造,一直演進到塑膠原料問世,輕巧且容易複製的特性,使得塑膠成為製造娃娃的主要原料。
目前保存最早的人偶娃娃是十四世紀德國生產的素瓷娃娃,身上穿著當時流行的服裝,而設計者為了減輕娃娃的重量,已經會把陶偶頭部挖空,以便外銷,可見當時德國娃娃製造的技術已經相當先進。
目前在台灣可以看到的早期洋娃娃有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光復後本地生產的,美援時期捐贈輸入,同時早期也透過與國外貿易往來由船員們帶入或是留學生帶回來的各國洋娃娃,稍加留意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娃娃風貌!